在凯哥指导她,让她收敛着演之前,甚至在看完她第一场演出整场以及在台上的表现
我就感觉:这个人只会演歇斯底里,那种疯魔,认真,较劲到极致的状态
也许你第一眼看,会觉得这是戏痴,非常投入,这确实至少比很多投入不到戏里的新人强。但我看到台上她的说话时,我觉得这些一个单纯又作得可爱的人设(她可能本性如此)
然后就感觉,这样的人她的心灵无法强大到在歇斯底里和平静的眼神中带戏之间来回切换。而且极度容易审美疲劳。说白了就是表演没有层次性。她不说话时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超级忧伤地沉默,一副世界让她受了委屈的样子,然后再也没有然后了。
所以在排练时陈凯歌说她这点时,我真的感觉不要太赞同。凯哥几乎是内心已经腻歪了,但又不好直接点出来,只能说解决方法就是松弛点,别动不动歇斯底里。
然后她哭了,,,然后我猜到了:这种演法是她的长处,也是她唯一赖以生存的演法,没有其他演法了。强行变化,她可能演得像个新人。而她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她有点绝望,只能打委屈牌。
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杨志刚,他只会演那种大事面前看起来毕竟平静,“收”得很好的人。但在平静之余,内心的波澜壮阔他知道需要给观众感知,却无法通过眼神或者表情引起观众的共情,所以看他好像演什么都一样,态度无所谓的样子。
其实两人都有所谓,要不就不来了。只是倪虹洁是夸张的有所谓,不自然且无法收放自如。杨志刚是无法通过自己的演技表现出有所谓。
我不是专业影评人,无法确定自己感觉的东西客观不客观,所以来这发帖就是想问问大家有和我同感的吗?
还有倪虹洁和胡杏儿我都没怎么看过她们的戏,只是就这两场而言,虽然第二场胡杏儿也一般,可就是感觉胡杏儿可以演的面广多了。而且在台上发言很自然,不做作。演的怎么样由大家说,我不会提客观上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受到了什么委屈。给人挺有好感的。